如何确定白癜风病因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30/5414364.html前段时间,微博上广州番禺两个熊孩子对这个小区14辆迈巴赫和奔驰下*手冲上热搜。
这14辆豪车是如何惨遭两个熊孩子*手的呢?
也许是因为疫情在家太无聊,又或者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使得两兄弟“齐心协力”掰断小区14辆豪车车标。
其中,12只是奔驰车标,2只是迈巴赫的车标。
得知发生此事时,两个孩子的家长立马向汽车车主们表示歉意,并且表示会承担后续的赔偿。
且不说赔偿金额之巨大,先来看看父亲给孩子立的榜样。
他先是让兄弟俩罚跪,让孩子们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后是把兄弟俩罚跪的图片发到业主群,表示“先跪下给邻居道歉”。
有人不解家长的做法,不就是掰断几个车标嘛,又不是赔不起,不至于对孩子这么残忍。
但其实在我看来,这位家长的做法相比于包庇孩子犯错,甚至自己去顶替孩子道歉,说什么他还是个孩子之类的家长,已经值得为人称赞了。
不是说每个孩子犯错都要用下跪来求得原谅。
而是因为这位父亲他在以身作则,告诉孩子做错了事就要主动承认错误。
不逃避,主动承担后果。
这位家长在教孩子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他用行动告诉两个熊孩子,知错就要改,做人要有担当,同样的错误不能再犯第二次。
不提倡放任型的家庭教育
隔壁家一个阿姨,夫妻俩在我们那里都是出了名的勤奋,生活本来是很富足的。他们育有两个女儿,因为做生意忙,所以孩子从小到大都是放任型的。好不容易等到两个女儿都成家立业了,两个老人好享清福。却没想到,大女儿夫妻俩染上了吸白粉的恶习。
明明是早出晚归,却不曾想是去打麻将吸白粉。
直到追债的上门来了,两个老人才得知真相。
后来呢,阿姨把四层楼的房子卖了,拿去给大女儿抵债。
小女儿嫁得远,老人只能选择回到老家,靠养羊维持生活。
放任型的教育方式,在中国家庭并不少见。
我只管负责你的生活起居,负责赚钱给你上学读书,至于你怎么读,读成怎么样,只要不做违法犯罪的事,就可以不管不问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在学生时代,家长“管”的孩子一般不怎么需要老师“管”,老师“管”的都是那些家长一般不怎么“管”的孩子。
然而因为这类孩子的教育缺少了强有力的家庭教育,其教育效果一般也比较糟糕。
有些家长一度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交给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上学的时候交给老师,出校门以后交给社会,自己为人父母的任务就完成了。
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对于孩子儿时教育的缺席便是一生的缺席。
你没有教给他的道理社会会统统教给他,只不过是用了一种更残酷的方式而已。
养不教,父之过
古语有言:养不教,父之过。
这便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把孩子生下来,却不曾尽到为人父母的的责任。
父母的教育方式恰当,孩子的性格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若方式不当,则会适得其反。
前段时间,一个12岁男孩跳拉丁舞的视频在抖音里火了起来。很多家长在下面评论说,究竟是怎么样的父母,才能够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再看看我家孩子,同样是十二岁,却只会在家打游戏,玩手机。这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这就是所谓“别人眼中的孩子”。
有人说是孩子的天赋,有人说是金钱的投资。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父母恰当的教育方式,言传身教的力量。
如果说你的孩子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爸爸妈妈都很爱看书,再加以指点,他又怎么能不爱书籍,不以看书为乐呢?
如果说你的孩子出生在一个很爱打篮球,或爱弹钢琴的家庭,无论如何,孩子总会有一点点如此的天赋。
环境造就人,要不然为什么孟母会选择三迁,欧阳修母亲会画荻教子,岳母会刺字“精忠报国”鼓励岳飞报效国家。
是因为你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教育,若干年后便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出来。
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也是需要精心雕琢的。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我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在孩子犯错后,不仅没有丝毫责怪的表情,反而还拼命指责让孩子犯错的对方。
一个很调皮的孩子因为喜欢逗狗,但因为狗没有表情而开始使用暴力,拿石头或者重物来击打它,企图引起狗的注意,却不曾想被打疼了惹怒了的狗忍无可忍,咬了熊孩子一口。
一旁的父亲见状,不分青红皂白,就踢了母狗三脚。
你能说是狗的错吗?
在孩子做着危险系数高的行为时,明知道有风险,却视而不见。
没有及时阻止孩子进一步的不良行为,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只能说父亲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漏洞,若不加以修补,易酿成不可挽回的大错。
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言下之意就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将会像天性一样习惯成自然。
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就是父母“养不教”的真实写照了。
放任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加以管教,不加以约束。
那他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随时都有栽跟头的可能,严重的会身心俱损,甚至性命攸关。
但如果你在他飞的高一点,得意忘形时,稍微拉下一点,偶尔加以提醒几句,或者重新调整姿态再重启。
那他便会从容一点,安全平稳的完成飞行的使命。
及时止损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就要及时止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你的一举一动会深刻影响着孩子日后的是非观,价值观。
从某种角度来说,孩子犯错赔钱是小事,赔了人生,前途,乃至生命,那便是大事了。
到那时,追悔莫及。
所以,对于孩子,可以爱,但要适可而止。
适当的爱,不过分偏激,也不百般纵容。
张弛有度,才能培养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能够辨别是非的合格的为人子女。
你的孩子可以不优秀,没关系。
虽然他达不到“别人眼中的孩子”的要求,但至少,他拥有适合做人的品质,他懂得做人的道理。
他会三思而后行,他会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他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便足够了。
为人父母,教会孩子为人处世之道,便无憾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