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巴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时代的微尘,会落到每一个人的头上 [复制链接]

1#

时代的微尘,会落到每一个人的头上

——余队长(写于新冠病*封城期间)

网络上有统计数据,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5年,可以活3年以上的企业不到10%,最终能够迎来10周年庆典的公司只有6%。我们从年成立至今恰好是那10%的幸运儿,今年迈进第五个年头,但一切就如静悄悄的森林里,突然出现的猛虎!——一场疫情让我们刹住车。我们是能够挺过这第五年的,只是会没有荣光,只能像虫子般蛰伏于地下等待转机了。最近网上流行丘吉尔的一句话:“不要浪费一次危机”,在中国人的语境中危机与机遇,可以理解为是手心手背同时存在的一种统一。没有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能一帆风顺的完成,所以我们需要忍耐。我始终相信“生命总能找到它的出路”。黑格尔说:“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实际上人在错误中学到的会更多。我今天就从“学习”谈起……如有谬论,纯属故意抛砖引玉!

学习道路千万条,而我们选择了最吃亏那条!

学习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便是进学校,或者通过读书。但是大部分中国人的很多基础性的科学知识教育主要靠一些大事件从而得到普及。比如通过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地沟油事件、城市雾霾等恶补了化学知识;

通过非典疫情才恶补了微生物学知识、以及基本的公共卫生常识;

经历了物种减少甚至灭绝才学习了动物保护的知识和生态学的知识;

老年人是通过层出不穷的各种各样花哨的医疗保健产品推销会,而学习了很多药理知识与物理学知识,甚至有量子力学的启蒙教育;

各种传销会议、大师培训给想一夜暴富的人进行了演讲培训;

女孩子经过PUA才学会谈恋爱;

经历网贷款诈骗学会了金融学知识;

学习道路千万条,而我们选择了最难吃亏的那条!难道这就圣经里说的,选择走窄门吗?

以上,当然是我以偏概全,有很大开玩笑的成份。但仔细深入的想一想,这会不会真的有可能是基础教育的某些缺失而导致的问题呢?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中国大部分人(包括城里乡下的青少年儿童以及老年人)有对上面列举的各科的基础知识的学习,那社会上造假与欺骗的成本就会高很多,当然民众犯常识性错误的问题也会少很多。所有骗局利用的不仅是信息不对称,最关键的是利用了“知识不对称”。

别让雄伟的知识大厦,抵不过一句顺口溜!

培根年前就说:“知识就是力量”。这一点永远没有过时,大部分年轻人是受过基础教育的,而我们貌似通晓社会的主流信息,却忽略了,中国的非网民数量远远超过了很多国家的总人口数。很多社会上爆发的大事件本质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量变的过程是教育在空间与群体上的缺失与空位。好比民间盛传的穿山甲补身体一样,即使机场、学校到处有相关的科普,但是忽略了中国人中有非常大的群体是不经过这些地方的,基础的科学知识的普及度远远不够。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认为自己无所不知,而事实正如《知识的错觉》一书中揭示的那样:我们的无知总是超出自己的想象。人类建立了复杂的社会,掌握了艰深的技术:我们学会了生火,创建了民主制度,在月球上留下足迹,让基因对号入座……然而,我们每个人又都是犯错大王,时常做出愚蠢的行为,大多数人甚至连马桶的基本工作原理都弄不清楚。我们何以知之甚少却成就颇高?

而学者呢又会怎样?

答:首先要破除“知识的诅咒”

知识的诅咒源于斯坦福大学的一项实验研究的结果,简单来讲,知识的诅咒就是“当一个人知道一件事后,就无法想象自己是不知道这件事。”简单说来就是你以为你知道的知识别人也知道,越是学识渊博的人越容易出现“知识的诅咒”。于是专家学者任由愚昧横行,而最终又会出现《知识的错觉》一书中所讲“世界上没有超级大脑的个体。知识存在于群体,专家也依赖群体的智慧”。所以这个循环中,群体的平均智慧高低与否便非常重要。因为这甚至“左右”了专家的知识。

教育一个孩子,

需要连同他所在的村庄一起教育。

比如,公共卫生方面,就以洗手为例。

幼儿园老师在教孩子们7步洗手法,怎样搓手?洗手液要在手上停留多长时间?而且要用流动水洗手。就是这几点,光在孩子那里教是没用的,回到家里,老一辈人会用一句——“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顺口溜便足矣摧毁血泪建立起来的知识大厦。(参考:19世纪人类对微生物没有足够认识,一位匈牙利医生Semmelweis在医院推广医生要洗手,最后引来同僚反对与迫害的悲催历程。)

我在几次亲子活动中就深有感触,我们的户外活动,一般需要家长孩子自带面包等干粮,吃东西前老师们告知孩子吃面包或者糖果,不可以用手直接接触食物,用它本来的包装袋包着一半吃,对此还反复强调。但是有好几次都总有家长会给孩子精心准备“湿巾纸”,告诉孩子多擦几遍就可以了,还亲自示范,说纸巾上有酒精,我开玩笑说这把洗手当成仪式,我们习惯性的用仪式动作敷衍科学要求(尤其是最近几天看到戴口罩露出鼻子的)。实际上我不知道上面的酒精浓度是多少?就算湿巾纸能够灭菌,但是如果说手上粘的是寄生虫虫卵呢?所以幼儿园老师开始教的7步洗手法,强调要用流动水,一是避免不同人交叉感染,同时也是最大限度的清洗病菌与寄生虫虫卵。

所以你看,非洲有句谚语说“教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这种思想的背后潜台词就是,大人们天然是对的,但有没有想过整个村庄都存在盲从呢?我认为“教育一个孩子,需要连同他所在的村庄一起教育”。不然永远会出现孩子苦心学习好几年的科学知识体系和思维、以及树立的起来的道德品格,可能比不上村口二大爷的一句顺口溜。所以我认为:疫情结束后更要进行全民基础科学知识普及性教育!

一克的感性认知错误,

要用一吨的教育才能纠正!

重视基础科普性的知识在今天同样重要。如果你问孩子什么是主科?他会告诉你语、数、外!我非教育专家,有点不敢批评,但是正因为不是,也就不怕说错了,当下教育中在人们脑袋已经客观存在“主课”与“辅课”的分别,家长和老师在意识中对知识本身就有偏见,考试不考的均不重要。

早在很久之前,我们机构就在带孩子进行动植物科普教育的活动,但常常听到少许伤心的话就是“孩子跟着你们去玩儿?会不会影响学习?”,每当听到我就觉得我们对学习对认知怎么这么狭隘?古代封建社会不认为建造皇宫的师傅是有学问的、经商的范蠡是经济学家,而今天对此一下也没改变多少……至少在中小学阶段,大众的认识上没怎么改变。所以我们不是偏科,而是偏见。可能有人会反驳孩子在不同阶段,重视的不一样,我想如果用个人生命的尺度来讲,那我觉得可能只有体育课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对营地教育未来能够做得更好的部分谈谈我的看法……再次重申!“如有谬论,纯属故意抛砖引玉!”

由于“营地教育”面对的群体与学校体系比起来小了很多。做变化的可能性更强,同时,从业者除我之外大都是学识渊博之士,所以我从家长的需要以及社会需要的两个角度,谈谈营地教育可以起到领头作用的方面。

要像盲人打灯笼一样,照亮别人,保护自己。

相信这次疫情之后至少民众会有两点的改观:第一,对尊重公众卫生习惯的行为表示理解。平时候带个口罩不会遭来异样的眼光,好比日本街头一样。第二,对遵守公共卫生习惯的行为会有道德认同,相反会有道德谴责。比如餐桌上用自己筷子替他人夹菜。

在此之前是怎样的呢我讲个故事吧!我经常吃重庆小面,但是我又非常讨厌“苍蝇馆”,但是大家却认为越是简陋的店面味道越是好,所以有一阵子重庆还流行吃“凳子面”,就是店面没有桌子,用凳子当成桌子在街头吃面。甚至一些公众大v都加入打卡中。而我内心也是纠结的。

有一次去楼下餐馆吃早餐,跑堂的老板是个老大爷,每次我都会先提醒告知我的餐号是多少,面煮好了小声点,不要对着碗大声喊号,或者是我自己来端。但实际上每次面一煮好了,他都会习惯性超大声喊一声63号面好了!我总是担心口水会溅到碗里。于是我去吃的次数就很少了。有一天,又去了。我提出同样的要求,跑堂老大爷满脸不高兴。面上来之后,我又提出,能不能给我一双一次性筷子?结果老大爷和收银的儿媳妇都不干了,从塑料袋抓了一把筷子掷在我桌子上,嘴里还念叨:“我的餐馆,开奔驰、宝马的人都来吃,从没见过这么弯酸讲究的。”听完真是都被气饱了,尤其是临桌的几个年轻人见到此状还一阵偷笑,他们顺手从筷子桶里拿起筷子勇敢而潇洒的插到面碗里开吃。于是我决定不吃了,离开!以示抗议。当然,我也没让老板退钱,也没争吵,想了想犯不着扯破斯文。因为那天我开的车不是他说的奔驰,也不是宝马,我开的是迈巴赫!(开玩笑!嘻嘻嘻~为了戏剧效果!我没开迈巴赫。(^_^)嘻嘻嘻)。所以说,道德意识是会被左右的,对于公众卫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来说,这次疫情会是一次利好时机。

而我们的营地教育以后要更重视,在原有基础上,坚定不移的做好细节。

一,把公众卫生安全习惯,当成是道德品格去培养。

1.比如即使疫情结束后,我们组织营员乘坐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要给孩子戴口罩。

2.餐厅吃饭一律使用公筷,有条件的情况采用“分餐制”。

3.打饭、端菜的工作人员要求必须戴口罩;

4.任何野外用餐,孩子不得手触碰任何食物;

5.重视公共卫生安全知识的培训,以前我们开营时会做安全培训会,带孩子们走一遍安全通道,进行一次火灾演练,但是确实没有把公共卫生安全作为重点讲解。之后营队应该设计这方面的安全活动。

当然,以上这些实际上大部分营队都在做,甚至更全面,但是要坚持。

二.要重视体育运动类课程的开发;

关于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我多说一个字都是赘述,大家已经心知肚明。共识,不重视,等于零。体育在中国一直处于“辅课”状态,我高中时期的班级就创下过,一个学期没有一次体育课的记录。当时学校规定,高三除了体育生,体育课全部取消。而现在学校会更加重视了,但是营地教育机构有天然的场地、人才与专业优势,相信家长会更加青睐。我们机构组织的自行车、爬山等户外运动都非常受欢迎。相信重视孩子的户外运动,已经成为大部分年轻家长的共识了。

三.重视基础科学知识的科普;

永远不要怀疑科普知识的必要性,不要认为有人在做,因为人人都这样认为的时候,就代表没人在真正做这件事。而且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本身就具有求知欲,所以很有市场。补充:基础科普包含物理、化学、天文地理、人文社科、金融经济等。

四.重视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

我在我小学校园里,便学习到了邓小平提出的关于教育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认为这我见到过的最棒的校园标语。教育要面向世界——培养公民意识以及法制精神。前几天网络上看见,一些疫情防疫人员,戴上袖章暴力冲入别人家打砸,呵斥一家人的行为,即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从小缺少公民意识培养造成的,估计即使现在再给他讲道理,都是讲不通的,思维差别太大了。

五.重视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一些逻辑学的训练;

现在孩子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天然生活在网络与信息洪流中,辨识信息真伪显得非常重要。其实很多骗局或者谣言可以从文字中就推理出来,比如疫情开始前一段时间传的比较火的“疫情病*只针对亚洲人,所以是美国人搞的*”,但是你运用逻辑和常识就可以判断,第一,只感染亚洲人,这一点并没有充足的证据,文章中的例举没有数据。第二,在怎样才算“美国人”这个概念上,从生物学上不好鉴定,美国人中很大一部分是亚裔甚至就是华人。实际上目前科学家公认的全世界的人都是属于晚期智人亚种,所以整体上这篇文章可信度就不高了。

六.要更加重视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目前还没有比较明确的定义,我认为至少要包含最重要的几个部分——动植物科普、生物学常识、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与生态伦理。正如叔本华所揭示的那样“人类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

我们机构从从年起,从事自然教育工作,曾经带领营员们见识过森林里阳光穿过树叶落松针上的美,感受过溪水从脚丫流过的美、看结果湖水里豆娘在阳光下飞舞美、听过夜晚池塘边青蛙齐鸣的美、也经历过萤火虫环绕头顶从脸颊间飞过的美……尤其是看过他们的自然笔记由衷的写下自己的欣喜感受时,我更加确信一种信念,一个感受过真正美的人,又怎能轻易去破坏呢?未来的人类要更加重视自然生态的保护,这本身是保护人类自身。想要改变世界有两种,揭示黑暗,或者展示光明与美好。而我们更愿意让孩子从人性角度以及审美去认识、感受万物生灵的精妙绝伦的进化历程和自然之美。我们把“改变”的接力棒交到下一代的手里,永远不要担心任何一个人的力量多么微小,这关系到一切人,因而人人有责,人人接力。

就算从公司功利角度出发,自然教育是完全符合孩子与家长们的需求的。通常7、8岁开始,孩子们求知欲很强,他们可能不信童话了,但会更加渴求万事万物的真理。与大人相反,孩子们会认为地球未知的还很多、可以探究很广,天地之大正等待他们去探索。所以自然教育课程与活动本身是符合孩子的热爱的,我们机构这些年有70%以上的营收实际上都来自于自然教育课程与活动。

七.继续重视英语培训;

学会一门语言,多打开一扇大门。现在以及未来的社会需要更多的是着眼于世界的人才。未来的公司参与的都是世界整个大产业链条中的一环,产品和服务要能够解决人类更大范围的问题,这样的公司才能有足够的生命力继续存活下去。

八.培养孩子的领导力和批判精神,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思想;

有调查研究显示在各个行业工作的管理者或者负责人,通常在学校里或多或少担任过班干部。当然,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由于孩子相对出众才能在学校班级担任班干部,这也是我最开始的想法,但是后来深入思考发现,中小学阶段绝大部分孩子能力与智力上没有多大的差异,能否有机会得到更多的锻炼是会再进一步促进孩子能力和信心的提升的。所以一个孩子能够胜任一项职责或者拥有组织与管理的经历,对于孩子的成长依然非常重要,但是这样机会在学校本身是稀缺的。而营地教育则发挥自己这方面的优势,灵活组织自己的课程活动,甚至开发相应体系的项目活动,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是利好的,当然部分家长也会更加支持和买单。尤其是之前看了迪士尼CEO迈克尔·艾斯纳《夏令营中的人生智慧》一书更加肯定冬夏令营中领导力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个人认为领导力中要包含很重要的一种精神就是学会“怀疑、思辨、不具权威”等方面的批判精神,真理越辩越明,不批判就无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批判精神在中国尤为重要,这也是领导力的根本。

成功教你如何耍帅,失败教你如何重来。不在错误中学习,就在错误中消亡!最后为了文章水准,再次强制性的借用哲学家黑格尔的一段话作为结尾,他这句话提醒我,我会在下一次的文章中再次反思本篇中可能存在的谬论。

“密涅瓦的猫头鹰在*昏起飞。”——黑格尔

余队长往篇随谈

注:点击下方文字即可阅读原文

*弱者的矛指向另一个弱者

*什么?健身房也有淡旺季!

*全场动作必须给我整齐划一

*人与人差距在于“定量”的不同

*给孩子找个伙伴

*欢迎来到我的“办公室”

*写给我即将出生的孩子,一位准爸爸的悄悄话

-END-

北方看雪-滑雪营

点击下图可以查看!

南方看海-海南营

点击下图可以查看!

课程咨询

森林老师

Annie老师

办公室地址

重庆渝北区创意公园15栋7单元-2层

官方网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