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沙林液 http://m.39.net/pf/a_4618878.html世人离不开信息,信息离不开传播。医疗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这个行业每天都有新的产品诞生,都有新的*策的发布。为了深度挖掘行业动态,方便员工及时了解市场活动、行业发展趋势,嘉和资讯将近期所公布的行业*策以及市场动态加以总结,整理成文,以帮助员工及时了解行业信息。
行业*策
01
全国年10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医保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精神专科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
摘要:《意见》指出,力争到年,精神科医师数量增加至4.5万名;到年,精神科医师数量增加至5.6万名,达到每10万人口中有4位精神科医师。医院可根据医疗需求开设精神心理门诊、病房。常驻人口超过30万的县至少有1医院设置有病房的精神科,医院医院综合绩效考核体系统筹要求,加强综合绩效考核,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02
全国年10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通报表扬“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典型案例的通知》
摘要:为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促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应用发展,现对区域服务、医疗服务、公卫服务、创新应用、数字防疫等五个方面的50个典型案例予以通报表扬。
03
重庆年10月22日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印发重庆市医疗保障经办*务服务事项清单及重庆医保公共服务事项服务指南的通知》
摘要:《通知》要求提高信息化水平。要充分利用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建设的契机,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互联网+医保”,逐步扩大网上平台服务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医保公共和专项业务放到网上平台办理,实现医疗保障各项经办*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站式联办、一体化服务,通过“数据多跑路”打通医疗保障经办*务服务的堵点和难点,不断提升*务服务能力水平。
行业动态
01
全国:中国已有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近22万个
记者从23日召开的民*部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有近22万个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多万张养老服务床位,同比分别增长26.6%和7.7%。
02
全国:医疗保障蓝皮书发布全民医保“应保尽保”的目标接近实现
10月25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医疗保障蓝皮书:中国医疗保障发展报告()》。在医疗保险覆盖面方面,截至年底,全口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万人。全国参保率达到约97%,全民医保“应保尽保”的目标接近实现。我国已经构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体系。
03
全国:十四五期间将是中医药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金期
年10月28日,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表示,国家卫健委同国家中医药局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形成了共识,在“十三五”还有下一步“十四五”规划中,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将是重要部分和内容。下一步,也把中医药纳入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规划建设中,所以“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国中医药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高速发展的*金时期。
04
全国:30个省份已经建立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
年10月28日,国新办就“十三五”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目前全国30个省份已经建立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用新手段监管新业态,开展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项整治,强化隐私保护,确保医疗质量和数据安全。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策效应日益显现。目前全国已经有医院,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所有的地级市2.4万余家医疗机构,医院可以提供线上服务。
05
全国:近90%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医疗点
10月28日,国新办举行“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情况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成员、副主任于学*介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可及性不断提高。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84%医院医院水平。近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医疗点。
06
全国:互联网医疗频迎*策红利患者“回流”医院难题仍无解
今年以来,互联网医疗领域迎来了包括依规纳入医保等在内的多个重磅利好*策,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更是提出,积极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大力推进分时段预约诊疗、互联网诊疗、电子处方流转、药品网络销售等服务。同时,该领域也迎来了包括药企等多方机构的布局。繁荣之后,如何落实在线医保支付、应对疫情后可能出现的患者“回流”医院等问题,还是互联网医疗待解决的关键。
07
全国:《中医门诊部、诊所规范服务评价》标准正式颁布推广实施
近日,《中医门诊部、诊所规范服务评价》团体标准推广说明会以视频会形式在京召开。据悉,这项在中医药界内外盼望已久的《中医门诊部、诊所规范服务评价》,其团体标准已正式颁布实施。该标准是由CRACM人才技术评价工委会发起编制,历时一年多时间,并报由“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正式公示后颁布实施。该评价标准,适应于全国各个中医门诊部和诊所的申报、培育与授牌。
08
四川:医院为老年人保留人工服务窗口
10月23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的通知》,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要设立老年人优先就医窗口、要为老年人保留人工服务窗口。《通知》强调,各级卫生健康行*部门要高度重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工作,努力消除老年人就医面临的“数字鸿沟”。各级医疗机构要设立老年人优先就医窗口,要建立老年人等特定人群挂号、就医“绿色通道”,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在挂号、缴费等环节实行老年人优先。
09
上海: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厦揭牌
10月22日,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揭牌仪医院举行。医院院长、医院院长樊嘉表示,医院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持续将上海总部的品牌、管理、技术和人才优势引入厦门,重点推进专科建设,以上海总部优势亚专科为“点”,多学科平台为“面”,以“点”带“面”,融合更多相关三级学科共同发展,力争在5年内建成1个国家级、2~3个省部级临床重点专科。
10
上海:长三角(上海)医院正式投入运行
年10月24日获悉,长三角(上海)医院正式投入运行。该医院整合长三角区域优质医疗资源,优化线上线下服务流程,打通了长三角居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的最后一公里,较好地满足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区域的医疗服务需求。该院由青浦区人民*府与医院共同建设,通过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保障资源供给、快速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与质量促进服务下沉,做实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和疫情防控中心的定位,打造可复制的智能、高效、一体化远程医疗协同服务新模式与线上线下多场景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
11
上海:探索智慧养老服务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和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智慧养老服务有望成为上海城市养老服务发展新的重要引擎。”上海市民*局局长朱勤皓28日表示,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既契合了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又有着提升效能、降低成本、优化资源整合等优势。数据显示,截至年末,上海市60周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已达.12万人,占其户籍总人口的35.2%。
12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东方国际中医诊疗中心今揭牌
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医院合作共建的上海中医药大学东方国际中医诊疗中心正式揭牌。据悉,上海中医药大学东方国际中医诊疗中心特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院士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为高级顾问,同时聘请首都医科医院科研处处长刘宝利、现代中医推拿学重要开拓者严隽陶教授、上海针灸学会会长吴焕淦、上海中医院伤科主任詹红生担任特聘专家。
13
重庆:人口老龄化率居全国第六多层次构建养老服务体系
记者24日从重庆市民*局获悉,目前该市60岁以上老年人达万,占总人口21%,高出全国近3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率居全国第六位。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持续增长,为此,重庆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努力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
14
重庆:市卫健委公开征求《重庆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考核工作方案》意见
年10月26日,重庆市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