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巴赫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奔驰的全面电动化 [复制链接]

1#

年7月22日,梅赛德斯-奔驰的电动化提速,戴姆勒集团CEO康林松宣布,奔驰将从EV-first转向EV-only。

年5月22日,瑞典人康林松带着一份名为“雄心”的计划,入主戴姆勒集团。当时的规划是,梅赛德斯-奔驰要在年实现碳中和。

时间推到年7月,这份计划毫无疑问提速了,最新的方案是,到年之前,奔驰将投入亿欧元用于新能源车型,目标是在年之前,实现全部车型的纯电动化。

这相当于梅赛德斯-奔驰将“禁燃”提前了9年,并且是要用纯电动车去实现这个事,而不是惯用的插混伎俩。

另一方面,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如火如荼。年6月,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3.7万辆,渗透率达到了19%,纯电动汽车的渗透率也达到了10%。

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销量超过万辆,是除了中国之外的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另外,在近期大众、Stellantis、雷诺、沃尔沃等企业密集地通过各类活动来展示他们在电动化上的决心。

梅赛德斯-奔驰以及整个欧洲的新能源市场,正处于一场大战的前夜。

梅赛德斯-奔驰不想输掉这场战争。

奔驰希望在下个时代,可以继续在电动出行和汽车软件两个领域拥有领导地位。

为此,戴姆勒-奔驰制定了全面的计划,包括产品组合、技术、生产、人员、财务等方面。

产品组合

车型规划方面,戴姆勒-奔驰将在年推出四款新的纯电动车,分别为EQA、EQB、EQS、EQE。

到年,还将推出EQS、EQE的SUV版本。

除了常规的各级别EQ车型,在这场活动上,戴姆勒-奔驰还展示了VISIONEQXX项目的最新进展,对这款车,奔驰的期望是采用紧凑型级别车型的电池,实现0公里的续航。

这意味着,这款车要在空气动力学、电机电控、电池等各方面做到极致的优化,梅奔F1车队的专家将为该项目提供技术支持,这款车预计将于年亮相。

这家公司的目标是,到年,在其服务的每个细分市场都有电动车(纯电和插电)可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目标奔驰曾在年9月的法兰克福车展上提出过。在当年3月份的股东年会上,奔驰还提出,到年,奔驰10款纯电动车的销量将占总销量的15%-25%。今年上半年,纯电在奔驰销量中的比例差不多是3%,算上插电的话,奔驰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刚刚超过10%。

除了EQ系列车型,戴姆勒-奔驰旗下的豪华品牌也将推出电动车型。

年,迈巴赫将推出豪华电动SUV。

年,纯电大G将推出。

高性能品牌AMG也将电动化,戴姆勒-奔驰表示,纯电AMG将以全新的纯电架构重新定义高性能。

到年,戴姆勒-奔驰所在的每个细分市场,都将有纯电车型可选。

这家公司计划,年,奔驰纯电和插电车型的销量占比达到50%。到年,将实现全面的电动化。

技术计划

技术规划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囊括了纯电平台、电池生产、下一代电池技术、充电等方面。

纯电平台方面,从年以后,梅赛德斯-奔驰开发的所有新架构都将是“electric-only”。

年,梅赛德斯-奔驰将推出为紧凑型车设计的MMA架构。这个平台是“electric-first”,也就是说它将兼容燃油车型。

年,该公司将推出三个纯电架构。

MB.EA,覆盖所有中大型车,可扩展的模块化系统,将是电动平台的主力。

AMG.EA,专用性能电动车架构。

VAN.EA,应用于VAN车型和轻型商务车,对应着奔驰V级。

这些纯电架构从名字上就能轻松分辨出类别,也分别对应着奔驰品牌目前在燃油车市场的主销车型,同时也代表着奔驰通向纯电动的未来,是本次发布会的重中之重。

电池生产方面,为了应对全面电动化,奔驰规划了电池产能建设计划,到年,其电池年需求将达到GWh。

如果以单车70kWh计算,年梅赛德斯-奔驰的销量预期差不多是万辆,这并不是一个很激进的目标,甚至可以说,有点佛系。

为了应对庞大的需求,该公司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建设8个电池工厂,其中一个在美国,四个在欧洲。这五家工厂将由戴姆勒与现有的战略合作伙伴,以及一个新的合作伙伴,共同建设。

年10月,奔驰曾表示在电芯合作伙伴上有孚能科技、宁德时代、SilaNano,但在本次活动上,除了电池创业公司SilaNano,奔驰并没有指明其他电池合作伙伴的名字。这和前段时间大众在NEWAUTO上直接指明国轩高科,显然不同。

注:奔驰在年公布的战略,非本次活动PPT

除了已有合作伙伴,戴姆勒集团还希望通过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更多地在欧洲本土生产电池,那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会不会有已经在合作的SK创新,甚至是亿纬锂能呢?

还有一点细节值得注意,奔驰将需求定在GWh,而特斯拉在去年的电池日上将年的产能需求定在3TWh(即0GWh),大众在7月13日的NEWAUTO战略发布会上,再次表达了要在欧洲建设GWh电池产能的决心。

面对年,特斯拉有冲击0万汽车产量的决心,而奔驰仍囿于豪华品牌的定位,定出了一个防守型的目标。

在电芯规格上,和大众一样,奔驰也提出了电池高度标准化的理念,奔驰希望打造一个“模块化电池系统”,未来超过90%的电池将是基于通用电池平台打造。

不同的是,得益于大众MEB等纯电平台的推进,大众已经具备定义标准电芯的能力,而奔驰在电芯尺寸上仍然不是统一的。

梅赛德斯-奔驰希望介入到电池的全产业链,在电池材料供应方面,将会与美国雅保展开锂资源的合作,镍和钴将会用直采的方式。

回收方面,该公司将会在德国Kuppenheim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工厂,从年开始运营。

电池技术方面,戴姆勒-奔驰正在与合作伙伴开发新的电池技术,主要是硅碳负极和固态电池。

高硅负极:将与电池创业公司SilaNano合作,在负极中使用硅碳材料。奔驰认为,这项技术将会在20年代中期成为主力。

固态电池:奔驰的目标是将能量密度提升至Wh/kg,并在年左右的时候规模应用。

驱动电机方面,戴姆勒将收购英国电机公司YASA。这家电机公司将为AMG打造驱动电机,奔驰认为其技术将在功率密度、性能和加速度方面具备竞争力。

充电方面,梅赛德斯meCharge在全球接入了53万个交流和直流充电站,另外还将与Ionity、ChargePoint等充电公司合作,扩大充电网络的覆盖。

另外,梅赛德斯-奔驰的用户还可以使用ShellRecharge(壳牌充电)服务,到年,该充电网将在欧洲、中国、北美拥有3万多个充电点,其中超充桩超过1万根。

生产计划

梅赛德斯-奔驰表示,目前在中国北京、德国不来梅、匈牙利凯奇凯梅特、德国拉施塔特、德国辛德芬根、美国塔斯卡卢萨的工厂,已经具备生产电动汽车的能力,并且在这些工厂已经开始生产5种不同的纯电动汽车。

到年,梅赛德斯-奔驰将会中国、美国、欧洲三地生产8种电动汽车车型。

人力资源计划

关于员工在转型期的调整,戴姆勒给出了三个RE,Re-shape、Re-skill、Re-charge,核心是帮助员工从传统燃油车体系中走出来,并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电动化、软件等方面的能力。

人的问题,是企业转型、行业转型时期最痛的地方,要想成功转型,阵痛几乎无法避免。

财务计划

奔驰主要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展开。

首先,戴姆勒认为在收入方面将会是持续稳定增长的,如数字服务收入、直营销售模式的引进,都会使其收入进一步增长。

而在支出方面,CAPEX和研发支出两项,该公司计划到年相对于年可实现20%的下降。

具体表现为,非纯电动车方向的支出会大幅下降直至为0,纯电动车的支出快速爬升,但总体支出是逐渐下降的,戴姆勒认为,CAPEX在支出中的占比将会持续下降。

固定成本方面,奔驰计划年相对于年实现20%的下降。

相对于大众在POWERDAY和NEWAUTO战略发布会上更为细致的介绍,奔驰在电动化上的介绍其实是偏概括的。

电芯生产方案这个核心问题没有被交代,戴姆勒在去年曾宣布过和孚能科技在欧洲合资建厂,这个合资厂在本次活动上并没有被提及。

而在此时,欧洲的其他汽车制造商都在努力地落地自己的电芯工厂,例如PSA和Saft在德、法将合资建两座电池厂;雷诺和远景AESC在法国合资建厂;大众和国轩在德国合资建厂。

合资建厂,可以保证供应稳定,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的成本降低,但并不是汽车制造商解决电池问题的终极方案。特斯拉自产电芯、丰田接手松下的方形电池工厂、大众控股国轩,都是更好的方式。

夸张地说,欧洲汽车制造商们的电动车业务,现在是在替LG、宁德时代打工,主要原因是核心生产和供应链不掌握在自己手里。

以在电动化上拥有垂直一体化供应链的比亚迪为例,在最近的一次机构调研中比亚迪表示,“公司现在的燃油车不亏钱,混动DM-i比燃油车赚钱,电车比混动赚钱。”

除了对电动化供应链缺乏掌握,奔驰目前在车型上也鲜有建树,旗下没有走量的电动汽车。

年上半年,奔驰在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占有率为9%,位列大众和宝马之后,是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三大品牌。

看起来还不错,符合梅赛德斯-奔驰的身份,但问题在于,奔驰之所以能取得这一成绩,主要是来源于插电车型的销量;另外,在欧洲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前20名中,奔驰仅有一款车型在列。

在纯电车型上,奔驰属于不太能打的那一类。年9月4日,奔驰EQC正式发布,一直到年11月,这款车才开始交付,并且它的销量并不好。

除了EQC,EQA、EQB等车型都是基于燃油车平台开发,在销量上估计也难以有建树。

而真正基于纯电平台开发的EQS、EQE,也要等到今年和明年才能上市,高端的定位使得其也很难走量。

从车型和电动架构上来看,奔驰将在纯电市场发力的节点定在了年之后,在这之前属于蓄力期。

与国内新势力将决战定在了年相比,奔驰的节奏显然偏慢。

而这种进攻市场的节奏,背后更多是*策在主导。

年7月,欧洲电动化再次提速,其背后有个更大的逻辑——欧洲要在年实现气候中和,德国一名官员称这一宏大愿景“无异于欧盟的新工业革命”。

从年的《巴黎协定》,到年《欧洲绿色协议》,再到年《欧洲气候法》草案以立法形式明确到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Fitfor55」一揽子方案,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年12月,欧盟27国领导人批准了一项新目标,到年将排放量相对于年的水平减少至少55%,并到年达到气候中和。

在此之前,这一目标是年相对年减排40%。「Fitfor55」,意思是减排55%。

汽车行业是欧洲减排的重要方向。

欧盟委员会表示,交通运输业占到欧盟排放量的22%,仅次于能源供应,在碳排放分类中排第二,而乘用车又占到交通运输业排放的一半。

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对媒体宣布了「Fitfor55」的一些最新提议,其中一些方案涉及到汽车制造业。

提议称,到年新销售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年减少55%;到年,将新销售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这意味着,如果提议通过,到年,欧洲27国将无法销售燃油车。

欧洲新乘用车CO2排放水平,图片来源:ICCT

原来的计划是,年新乘用车的平均排放量在年的目标水平上减少37.5%。

从37.5%到55%,以及明确的禁燃时间点,欧盟正在积极推动汽车减排这件事。

ICCT(国际清洁运输委员会)分析称,在欧洲整体的减排计划中,汽车行业是拖后腿的,交通运输业的排放量在过去几年甚至还出现了不降反升的现象。

欧盟此次推动汽车行业的「减排55」,有两个时间点很有意思,一个是年,一个是年。

先说年,欧盟新的提案并没有说明年的情况,这意味着,年应将延续原来的节奏,相对于年降低15%。

对汽车制造商来说,年-年,仍将是电动化的启动期,在这期间,车企们仍然可以向市场投放插混、油改电的车型,销量不会太大,但却可以降低整体的排放水平,能较平稳地实现年的目标。

另外,车企们也需要在这段时间储备力量,并在年之后开始发力。毕竟*策的要求是,进入年到年,才是箭头向下的摧枯拉朽式替代。

显然,戴姆勒也是这么想的,年纯电动架构出来,之前EVFirst属于小打小闹。

另外一个时间点是年,欧盟之所以会在年禁燃,是为“气候中和”的大目标服务,因为汽车的平均寿命约为15年,欧洲人希望到年,在路上行驶的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将不再有燃油车。

听起来很美好。

尽管欧洲汽车厂商面临史上最严、同时也是全球最严的排放法规,看起来欧洲是最有利于新能源车发展的地区之一,但这种经由汽车制造商、行业协会、*府、工会等多方权衡妥协达成的法规,实际上是在给汽车制造商们制定一个平均水平的下限,即使是最优秀的汽车制造商也没法摆脱它的限制,游走在下限边缘上。

年欧盟新乘用车的平均排放标准是95gco2/km,超出将被罚款,这直接导致了大众这种巨头在年12月直接冲刺了5.4万台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而其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也不过22万辆。

法规就像一个花盆,欧洲的汽车制造商们就像是长在花盆中的植物,短期内,植物得到了花盆的滋养,按照花盆的意愿长大,一旦习惯了这种平均水平的下限约束,是没有办法和户外那些野蛮生长的植物相抗衡的。

除了大众这种在智能电动化异常决绝的厂商,多数的欧洲汽车制造商们不再有捅破天的勇气,而是和法规亦步亦趋。

最近,大众、Stellantis、雷诺、沃尔沃等企业密集地通过各类活动来展示他们的规划,基本上算是欧盟「Fitfor55」一揽子方案的前哨。

—Stellantis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资亿欧元用于电动车领域;

—大众计划到年,纯电动车车型销量占比达到50%,到年停止在欧洲销售燃油车;

—沃尔沃计划到年,每年可卖出60万辆纯电动车,到年成为纯电动汽车公司;

—雷诺计划到年,新能源产品占比超过90%。

但问题在于,在中国市场成长起来的新势力企业,在美国市场发端的特斯拉,正在野蛮生长,肆无忌惮地攻击传统燃油车的软肋,而欧洲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们在这场战斗中则处于防守的那一方。

特斯拉在年要卖0万台新能源汽车,相对于年是20倍的增长,而奔驰GWh的目标,则只能算是完成替代,整体只是微增。

在市场中,此消彼长是常态,小而美经常是不存在的,更不可能在大变革的时代存在。

在野蛮人的冲击下,欧洲人还能按部就班地完成其目标吗?

本文作者,欢迎交流。添加时请备注公司、姓名。

点击了解:《建约车评》招聘了!推荐理由:国内智能电动车产业唯一一份辅助战略决策的趋势预测报告。《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年报(年)》年报Q1季报如何获得《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

《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年报(年)》购买价格为:80,元人民币;

年《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季报(年Q1)》购买价格为:16,元人民币

温馨提示:购买《年报》获得更多权益,包括:免费获得三个季度《季报》和被邀请参与线下趋势沙龙。

购买报告联系或蔚苗石颖往期内容参考:《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年)》

招聘

《建约车评》招聘内容编辑,希望与具有如下特点的你,一起打造不凡的汽车科技新媒体。1.方向:自动驾驶、数字化、动力电池、车型产品2.人品好,三观正;3.极强的进取心;4.文字好,以写作为信仰;5.心态极度open;6.英语好。简历请发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