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好五岳散人:查处22个县委书记算*绩吗
五岳散人 *绩这件事真是要看怎么说。比如这条*绩新闻是这么说的:河南省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列为2010年组织工作重点,重点管理、重点教育、重点培养、重点监督……然后,2006年换届至今就查处了22个县委书记。 这算是正面报道的新闻,主要是突出当地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是多么有力。换个稍微有点脑子的人可能就会问:当初您干吗去了?比如十七届四中全会之前?要是没有这个会,是不是县委书记您就不管了? 当然,很可能当时确实没怎么管,要不然怎么稍微一动手,就有这么丰硕的*绩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事儿古怪的地方之一,就是把查处当作功劳。如果按照这个路子推想下去,就是说管理的缺失是另外一种*绩的资本。这个逻辑之古怪,可能会让很多人的眼镜摔得粉碎。 不过,管住县委书记这件事确实也不能说很容易。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县长当然是一个县的最高长官,但任何曾经在机关系统或者国企当中工作过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实权很可能掌握在书记手里。个中原委很简单,我们这里的行*体系实际是两套班子的,理论上说行*行为应该优先,但由于支部建在连上,而连长又是*员,书记自然就当家作主了。干部任用体系当中,是不是*员又是一项很重要的考核指标。所以,就会导致这种现象:这些人的犯罪行为主要是两方面问题,一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收受贿赂,二是在建设工程、企业转制过程中牟私。 而且很多时候,地方执行监督责任的纪委之类机构,都配属在书记的名下。您说,谁没事总是监督自己的上司啊?这不是有毛病么?根据河南省委组织部门介绍,2006年河南省县级*委换届以来,河南共查处贪污受贿犯罪的县委书记22名,其中9名是在县委书记任上被查处,13名是从县委书记岗位上提拔或调整到其他工作岗位不到一年被查处。在任的时候被查出有问题的少,而离任之后东窗事发的例子多,这也正说明了监督者很难避免“灯下黑”的事实。 其实关于此事的解法,绝非是一阵风的“重点管理、重点教育、重点培养、重点监督”,恰恰是因为这种重点的形态,导致如果没有某些特殊的机缘,往往倒是只有重点而忽略了经常。而这个“经常”也并非如河南相关部门所言,是那种“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离任检查;加强县委书记任职培训和专题培训;加大对县(市、区)巡视工作力度。将通过谈心谈话、年度考核、参加民主生活会、来信来访等方式对干部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通过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咨询函询、经济责任审计、*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的落实,强化日常监管,同时加大问责力度”等等看上去面面俱到,其实都是亡羊补牢的手法。 说白了,只要监督能够公开透明,使得监察部门独立且自助运转,舆论监督到位且及时,加上严格限制县委书记的权力,这种事情当然也就会很少发生了。 这个解决方式简单吧?但我们这里的情况往往是道理谁都知道,就是不知道是否能做到。所以,说不定过两年的*绩列表里,依然还是能看到前仆后继的县委书记们。 (作者系知名络评论人士)